“一带一路”视阈下山东与世界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世界史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年会在我校召开
5月26日,“一带一路”视阈下的山东与世界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世界史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年会在我校召开。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业赏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10余家高校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张业赏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并指出,“一带一路”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全球形势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山东省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也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从世界史学角度探讨山东与世界的关系,对于山东加速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密切山东与世界的沟通与联系,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以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努力构建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的学术共同体,为山东省融入和引领“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实现“两个走在前列”的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开幕式上,山东世界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聊城大学陈德正致辞。大会主题报告由山东大学教授顾銮斋和山东师范大学教授赵文亮主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复旦大学教授李剑鸣、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杨俊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海峰、鲁东大学教授高春常、聊城大学教授李增洪、曲阜师范大学教授王玮分别作了题为“大数据时代的世界史研究”“古丝绸之路上的中西贸易”“古巴比伦时期雇佣劳动现象探析”“‘一带一路’与山东”“论中世纪史研究中的价值判断”“发展的陷阱——兼论历史观的重建”等大会主题报告。
下午,学术研讨会根据与会代表论文选题、研究方向分三个分会场进行了专题论坛。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行,将进一步促进山东省乃至全国世界史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对我校历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也将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